联系中教文化在线留言原站切换网站地图您好!欢迎来到中教文化品牌官网!

中教文化

十大校区 21年专注建筑类培训一线师资教育培训,确保考生高通过率

当前位置首页 » 中教文化新闻中心 » 报考指南 » 2017一级建造师没考过怎么办?

2017一级建造师没考过怎么办?

返回列表 来源:中教文化 查看手机网址
扫一扫!2017一级建造师没考过怎么办?扫一扫!
浏览:- 发布日期:2017-09-19 10:56:00【

2017年据不完全据统计,历年注册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全国平均通过率约为5%-8%。每年年底的查分发榜时刻,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为什么没有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是考试难度太大?是工作太忙?

建造师考证

没有时间精力认真学习?还是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这是大多数考生的疑惑。通过市场调查和内部学员的反馈,特别对一些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整理总结,从考生的角度解惑,帮助广大考生走出误区。

1、 70%左右的学员反映:太忙,没时间备考。

市场分析:时常要出差跑工地现场,是建筑行业在职人员的普遍情况,为什么别人同样的情况下能考出来呢?运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最合理高效的学习。利用每一分钟可腾出来的时间,去听最精华的内容,用最短的时间吸收消化。

认识误区:学习时间少是因为工作忙碌。其实学习的时间和工作的时间并不冲突,学习可以在工作中得到验证,工作过程中花一部分时间总结经验就是一个学习过程。

解决方案:课程针对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的通过方案,可以节约大量盲目摸索的时间。

 

2、 80%以上的学员在报名前反映:学过的内容记不住。

市场分析:能参加一级建造师考试的行业从业人员,往往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但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梳理,且应试能力欠佳。同时作为需要兼顾工作和生活的社会人,即使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也很难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认识误区:内容太多,所以记不住。其实记忆有很多种方法,如果说学过又忘了,说明我们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解决方案:提倡早报名,多听课。早报名让时间更充裕,准备更充分,心态更好;多听课可以加深印象,学习更有针对性,把精力花在刀刃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加深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经常练习加以巩固。

3、 50%以上的学员在各种机构之前:选错了培训机构。

市场分析:近年在建设工程行业人才缺口巨大和国家不断规范行业管理的双重导向下,建筑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林立,办学水平良莠不齐。其中有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不法机构,通常在报名和考试的敏感时段欺骗一些抱有侥幸心理的考生;也有大肆宣传,以主管单位有关系可以走后门等为幌子进行欺诈性招生的大机构;更有宣称直接能通过考试的。因为培训机构的业务部门为了业绩神话了课程效果,为了业绩不计后果。

认识误区:建造师取证有“捷径”。一级注册建造师作为国家级注册类执业资格证书,从报考到证书的注册使用,均有明文规定,由多个部门联合监督。因此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否则必然遗憾。

解决方案: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机构的实力不在于“内部名额”或“暗箱操作”等见光死非法途径,而是根据现有建造师管理制度,合理推荐最佳提升方案。

、 75%以上第一次考试未报读培训班的学员:备考资料太多,应试内容不准。

市场分析:一级建造师科目为三科公共课加一科实务课,共四本教材。各类培训机构甚至考试确认(审核)均推出各种复习、辅导资料,让广大考生无从着手。有些资料甚至是直接抄袭,无质量保证,考生们费时费力做题,应试效果却不佳。

认识误区:学习过程中,资料越多越好。教材是最核心的内容,应当读熟读透。选择学习资料时应考虑是否符合当年考试规律,有无历年真题对比,能否反映出个人学习的短板。因此资料不是越多越好,应该挑选质量高,能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

解决方案:报读正规可靠的培训班。

5、 90%以上的学员在报读培训班之前认为:参加培训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自学也可以成才。

市场分析:一级建造师是国家级的执业资格考试,即使对于专业人士考试难度也相当高,并且随着行业综合人员素质的提升,难度还将逐年增加。很多人因个人的经济条件、对自身的自信或对培训机构的不信任,选择自学。而实际情况是,考生只有自己参加考试时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对待,而培训机构长年累月在做同一件事,自学和参加培训的效果对比,可想而知。尤其是每年考试的通过率基本是固定的,那么如果别人多了一分通过的机会,就意味着自己将少一分。

认识误区:有考试大纲有教材,网上找找资料就能通过考试。很多初次参加一级建造师考试的考生都有此认知误区,其实并非如此。首先一级建造师教材很泛,专业授课老师100%的精力才有可能把所有考点提炼出来;其次,每年都会有几道题在教材范围以外。

解决方案:认真对待考试。

对于想快速提升自己,掌握考点,短时间能够拿到证书的社会各界人士来说,选择一个专业的一级建造师培训机构就成了最重要的事了。



推荐阅读

    【本文分享】:

    【责任编辑】:中教文化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